学院要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4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暨地理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南宁师范大学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4-05-26 作者: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来源: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点击:

2024年5月25日,2024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暨地理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武鸣校区地海楼B106隆重召开。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举行。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地学类虚拟教研室协作组组长郑祥民教授为大会致辞。我校龙妮娜副校长亲临会议并致辞,介绍了我校和地理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虚拟教研室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地学8个一级学科有30个教研室,其中地理科学类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只有6个,南宁师范大学联合西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西南片区8所高校和2个企业申报的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是全国第一个地理科学专业类虚拟教研室。郑祥民教授对南宁师范大学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扎实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各项任务;二是充分整合资源,建设高水平全国性虚拟教研室;三是大胆创新,探索有助于虚拟教研室发展的新机制。

南宁师范大学龙妮娜副校长提出:一是要依托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平台,加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内涵建设;二是要依托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平台,加强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申报;三是要依托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平台,加强跨校跨区域的研讨交流,共建共享优质高校地理资源;四是要依托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平台,培养地理学一流拔尖人才。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部湾大学、玉溪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等13所高校的院长、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和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核心成员齐聚南宁师范大学,以“深化协同创新 共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地理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地理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学成果申报、地理实践课程建设等重大议题展开热烈深入的交流。线上同步参会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百余名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的特邀专家给我们带来了内容新颖丰富的主题报告。

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书记苏筠教授做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持续改进》的报告;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勇教授做了《基于三级认证的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建设思考与实践》的报告;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学院副院长王广杰教授做了《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副主任罗毅教授做了《边疆高师院校地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我校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卢远教授做了《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改革与实践》的报告。

在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地理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段玉山教授线上做了《地理师范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思考》的报告,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李家清教授线上做了《地理科学专业(师范)教师教育课程群建设:理路与方法》的报告;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秋平教研总监做了《依托技术创新,助力地理科学实验实训课程建设》的报告。

在教育成果奖申报方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周忠发教授做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与实践》的报告。

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我校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胜前教授作了《深化协同创新 共谋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总结与展望》的报告,对2022年我校“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以来的工作,做了系统的总结并就未来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计划进行了展望。

会议的最后环节,张胜前教授组织各位参会老师召开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研讨会,就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书稿提纲的优化、虚拟教研室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以及虚拟教研室活动常态化的开展等主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期间,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还参观了我校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和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地理学科教育教学成果。

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我校地理科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和地理科学专业一流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思想、新方向、新范式和新技术,而且有利于发挥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的共建共享功能,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条:【访企拓岗促就业】校领导带队赴超图软件集团广州分公司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

下一条: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团委顺利召开五月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