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地貌联合野外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4-10-31 作者:陈科、唐艳雪、方健、李东南 来源: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点击:

依据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习实践的相关内容安排,2024年10月,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陶行知实验班、2班、3班、4班及专升本班共119名本科生,在曾长育、赵迎冬、马雄忠、林清四位老师的带领下,赴防城港市与东兴市进行《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课程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做好本次实习工作,2024年10月24日晚,实习队伍全体师生在实验2-A103教室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会上,卢远院长对同学们寄予期望,并强调此次实习的安全问题。随后赵迎冬老师对此次实习的食宿安排、行程安排和课程目标任务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明确了实习相关要求。

(动员大会现场)

地貌篇

1、防城河口

10月26日下午,实习队伍到达防城港龙马明珠广场。同学们观察了当地独特的海岸地貌,观察了典型的背斜构造。同学们联系该地独特的背斜构造、海岸呈垂直节理发育的岩石及防城河的河流侵蚀运动多种自然地理要素推导出该地港口区的地址演变过程:龙马明珠广场原为背斜,岩石垂直节理发育,受防城河下切侵蚀作用强烈,后受海水倒灌,形成了石质海岸地貌。在实地观察中同学们对防城港市港口为何建在西边而不是东边进行了探讨。同学们讨论后认识到防城港市西边为石质海岸地貌,水深且无需清淤,是建设港口的不二之选。联系广西众多港口发展的困境,同学们还了解到建设平陆运河对充分发挥广西众多深水良港资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人地关系有了具体的思考与认识。

(垂直节理发育的海岸地貌)

(同学们思考海蚀地貌形成过程)

2、石质海岸地貌

10月27日上午,实习队伍到达江山半岛怪石滩。怪石滩属于石质海岸地貌,岩石以侏罗纪的紫红色、暗红色和暗紫色砂砾岩为主。同学们对眼前形状各异的岩石感到惊奇,于是对怪石滩上地貌的类型以及成因进行考察。海蚀地貌形成原因是怪石滩岩层受到板块运动形成密集的节理,海水沿沉积岩的层面、节理面侵蚀。同学们在怪石滩上发现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和海蚀平台,海蚀崖是海蚀作用下岩石海岸后退所形成的岩石陡崖,海蚀平台则是在海蚀崖形成后,由于海水的侵蚀作用,海蚀崖会不断后退,最终在海蚀崖前形成一个平坦的台地。同学们通过观察岩石形态发现其侵蚀作用有海水冲蚀、磨蚀和盐风化等。最后,同学们利用手机测量了岩层产状,通过数据发现实习队伍正好处于背斜核部。

(实习队伍在怪石滩)

(海水冲蚀、海水磨蚀、盐风化)

3、淤泥质海岸地貌

10月27日中午,实习队伍到达石角红树林。石角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属于淤泥质海岸地貌。同学们对石角红树林的生长环境进行考察并深刻认识到其生态价值意义。石角红树林处于海岸边缘的潮间带,地形平坦有一定坡度,涨潮时,海水带来充足水分和养分,退潮时,根系暴露于空气中,有利于其呼吸。土壤为滨海盐土和潮间带淤泥质土壤,质地松软,透气性差,红树林具有特殊根系,具有强健的支柱根和呼吸根,能够深入泥沙中形成复杂的支撑体系,抵御潮汐的冲击。

(石角红树林)

4、砂质海岸地貌

10月27日下午,实习队伍到达万尾金滩。万尾金滩位于京族三岛中的万尾岛南边,与越南近海相隔,属于砂质海岸地貌。同学们对其地质地貌进行类考察,发现当地的岩石以第四纪的灰白色、褐黄色砂砾岩为主,为形成金色沙滩提供物质基础。京族三岛原为浅海沟分割相互独立的海岛,建国后几经筑堤围垦,现已和江平滨海平原连成一片,成为三面临海的连陆岛。人类筑堤围垦使近岸的水动力产生变化,加上当地盛行东南风,南边海岸不断受到侵蚀,沉积物向西边岛屿搬运。随后,同学们兵分两路,分别观测东沙嘴和西沙嘴。金滩沙嘴由海浪搬运泥沙,在海峡尖端沉积,通过沿岸流和沿岸漂移的堆积作用形成。

(万尾金滩的东沙嘴)

(万尾金滩的西沙嘴)

5、北仑河口

10月28日上午,实习队伍来到北仑河口。北仑河口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地理位置独特。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为地理地质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习场所。同学们对北仑河口的海岸地貌进行了考察,分析北仑河口区低潮带到高潮带,滩面物质组成由细砂到细粉砂、淤泥。红树林发育地区,滩面淤涨,沉积物质粒径逐渐变细。红树林在中潮带的泥质滩最为繁盛,该位置土壤呈弱酸性,电导率较强;而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水动力是影响红树林分布的重要因素。同学们通过观察海岸地貌的形态和特征,分析了海浪、潮汐等海洋动力对海岸地貌的影响,以及海岸地貌的演变趋势。

(马雄忠老师讲解)

标准剖面观察

10月29日上午,实习队伍来到横县六景镇霞义山。该地发育有十分典型的泥盆纪标准剖面,是我国著名的华南泥盆系过渡型的地层标准剖面,剖面含深水相和浅水相两种沉积类型,是广西深水相和浅水相之间地层对比的桥梁。该剖面层序完整,地质特征清楚,古生物类型丰富多样。实习路段岩层由老到新分为寒武系、莲花山组、那高岭组、郁江组、莫丁组。同学们在徒步登山的过程中展开调查,通过当地泥盆纪化石的产状反演其沉积环境。由于其沉积连续,推测其沉积环境稳定;出露岩石岩性为页岩,化石以腕足类生物化石居多,因其生存需要大量阳光,推测为几十米的滨海到浅海海洋环境。同学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起了建立四维时空思维,培养了动态的分析能力。随后同学们通过山脚与山顶岩层的产状与新老关系进行对比,开始思考六景地区泥盆系沉积环境变化代表的是海侵还是海退,并对霞义山的岩石产状进行了测量。

(曾长育老师讲解)

(同学们测量岩层产状)

人文地理篇

10月27日上午,实习队伍到达白龙炮台。白龙炮台建于清代,属于国家级文物,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还承载着中华民族抵抗外辱、保卫海防的历史记忆。

下午,实习队伍到达位于京族三岛中的万尾金滩,三岛中的万尾、山心、巫头海岛上主要居住着京族人民。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人口仅有两万多,也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性民族。高跷捕鱼是三岛渔民的特殊生产方式,这里海域的鱼虾喜欢在距海面一米左右深的地方活动,但海水几乎要淹没过头顶,增加了捕鱼的难度,京族渔民通过踩高跷增加脚的高度来捕到更多的鱼和虾。

10月28日上午,实习队伍来到了北仑河口一号界碑,林清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其历史意义和价值,这块界碑见证了中越两国的边界划分和历史变迁。它矗立在北仑河口,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界碑的材质坚固,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庄重威严。

下午,实习队伍抵达了位于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口岸景区,这里的风土人情具有独特的魅力: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越两国的特色,既有中国传统的飞檐翘角,展现出庄重、典雅的气质;也有越南的尖顶塔楼,充满异域风情。特色美食有中国的“东兴一夜情”香煎小红鱼、罗浮番薯鸭、高佬酱油鸡等,具有浓郁的本地风味;也有越南的鸡丝粉、越南筒粉、越南滴漏咖啡,独特的制作方式和口感吸引着众多游客。东兴口岸是中国与越南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边贸活动十分活跃,每天都有大量的中越两国商人在此进行贸易往来,形成了独特的跨境贸易景观。

(实习队伍在白龙炮台)

(林清老师讲解)

结语

本次实习通过野外考察的方式,令同学们拓宽了视野,理解了地质因素、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深化了专业知识的应用,培养了独特的思考方式。

上一条:先锋之路启新程——记2024级地科类四班圆满召开2024年第一批发展对象推优大会

下一条:志之所趋,践履致远——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1级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实习中期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