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深耕教学,笃行班务——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2地科四班河池高中组教育实习中期检查顺利完成

发布日期:2025-10-25 作者:王兰丰、黄檬、覃依婷、梁骅 来源: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点击:

目前,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2级赴河池高级中学实习点开展实习的队伍已进入实习中期阶段。10月24日,学院老师韦晨莅临河池高级中学开展实习中期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兼顾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两大核心板块。教学方面重点听取了三位实习生围绕《大气受热过程》第二课时的授课;班主任工作方面,通过与实习生交流、查看班级管理情况等方式了解实习生班主任工作落实成效。

一、学科教学

(一)上课

以理论为纲,以实践为目,将课本中的知识要点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使理论在真实教育场景中落地生根。经过集体备课、相互磨课,实习生们在课堂中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他们巧妙运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通过动态图解演示大气受热过程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总结规律。

(实习老师蓝恒星授课中)

(实习老师陈洋授课中)

(实习老师黄韵宁授课中)

(二)听课

为切实助力实习生成长,学院老师韦晨与实习生共同沉浸于真实教学场景,通过现场观察、课后复盘,帮助实习生发现教学问题、梳理优化思路,让听课成为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

(教师旁听实习生授课)

(三)评课

实习生依次完成教学展示后,韦晨老师、全体实习生以及几位带教老师随即开展课后研讨,共同复盘本次授课的整体情况,从教学节奏、内容呈现、师生互动及细节处理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为实习生梳理教学亮点、指出待改进方向,为后续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针对性指导。

指导老师张靖康:成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师生互动充分高效,且能紧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核心知识点应用题,切实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实现知识内化。提出优化建议:学生上台汇报环节,需加强针对性引导以确保汇报方向贴合教学重点;汇报结束后可组织同伴互评,既锻炼学生分析与表达能力,也能完整检验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闭环。

指导老师潘罗玉:授课思路清晰顺畅,整体教学逻辑连贯,展现出扎实的教学组织能力,为学生理解知识搭建了清晰框架。指出待改进方向:部分知识点深入讲授存在欠缺,尤其“太阳暖大地”核心概念中,未详细解说“地面吸收大量辐射,而大气吸收少部分辐射”的关键内容。给出具体建议:授课时需将知识形成过程及成因进行细节化拆解,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材料辅助讲解,通过具象化呈现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进而实现灵活运用;设计课堂提问时,需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确保问题兼具针对性与可行性,避免脱离学情。

指导老师韦莲春:备课阶段准备充分,不仅深入掌握各知识点内容,还能细致梳理知识点间的逻辑关联、构建清晰逻辑链;授课时能将知识点有序串联,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大幅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客观指出不足:本节课整体授课速度偏快,部分知识点讲解节奏未充分适配学生接受速度。建议调整方向:后续授课需密切关注学生实时反应与接受情况,灵活调整授课速度,确保学生有充足时间理解消化知识点,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学院老师韦晨(综合点评指导):肯定三位实习生较校内试讲有明显成长,已从“无生授课、自问自答”转变为能开展师生互动、把控教学节奏,且有知识应用拓展意识,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她特别指出,陈洋讲授《大气受热过程》时,能按时间顺序呈现动态过程,助力学生理解,而另外两位实习生在过程性知识动态讲解上稍显不足;同时认可三人课堂拓展原理应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能力的做法。

针对不足,韦晨老师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过程性知识需围绕时间、逻辑维度动态讲解,深挖知识关联;二是优化原理应用设计,梳理材料逻辑,选用单一变量案例;三是融入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从“识背知识”转向“用理论解题”;四是充分利用课堂图示,通过学生讲解检测理解,提供深度问题激发讨论。

(韦晨老师进行点评)

(带教老师进行点评)

(四)反思

三位实习生针对自己课堂上的上课表现进行了反思。

实习老师黄韵宁表示:课堂节奏的把握仍有提升空间,由于在课前补充讲解了上节课遗留的探究题,本课时后半段内容推进偏快,未能充分顾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且原计划延伸讲解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保温作用的关系”因时间不足未能展开。在课堂组织方面,对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未能充分预判学情及利用教辅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效率。

实习老师陈洋表示:自身在课堂精细化管理与语言规范性表达上仍有待加强,虽然注重引导学生动手画图以加深理解,但未能及时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检查与反馈,降低了活动的实效性。同时,他也反思到自身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一些无意识的口头禅,以及偶尔的语言停顿,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语言的流畅性与专业性。

实习老师蓝恒星则表明:课堂表现与心理状态的密切关联。前两节课因听课教师较少,还能从容把握节奏,时间分配得当;然而第三节课面对众多教师时,出现了明显的紧张情绪。这直接导致在讲解“削弱作用”等关键环节时思路不清,易被学生回答带离主线,对知识的回溯解释不够透彻。

(实习老师黄韵宁进行反思)

一、班主任工作

(一)日常考勤

日常考勤是班主任工作中保障班级管理有序、学生安全和教学衔接的基础环节,其意义远不止于单纯的纪律约束。在过去一个月的实习期间,实习老师围绕迟到、早退和请假等方面开展日常考勤工作。通过这一工作,实习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对于经常迟到或旷课的学生,实习老师均第一时间与他们进行沟通,耐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与学习态度。

(实习老师检查升旗仪式班级学生到位情况)

(检查晚自习上教室情况)

(二)寝务管理

寝务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关乎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宿舍安全以及集体意识的塑造。在实习期间,实习老师积极投身于寝务管理工作,定期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学生按时休息情况,督促学生保持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同时,实习老师还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宿舍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及时协调解决,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宿舍氛围。对于违反宿舍规定的行为,实习老师也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实习老师梁骅与卫生优秀宿舍学生合照)

(三)开展班会

班会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塑造学生品德、培养良好习惯、引导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习老师们结合各班学情,精心设计并开展了多场主题鲜明的班会,让教育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实习老师韦英娟与胡佳琦,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地理科学专业为切入点,开展了“我的大学”主题班会,既系统介绍了学科建设成果,又生动展现了地理学科的探索乐趣。这场分享不仅帮学生搭建了清晰的学科认知框架,更通过描绘大学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点燃了大家对未来的向往,进一步激发了当下发奋学习的动力。

实习老师梁骅则聚焦学生普遍关注的近视问题,开展了“科学用眼,预防近视” 主题班会。他通过专业讲解与实用建议,让学生深入了解近视防控的重要性,引导大家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健康用眼的好习惯。

实习老师王兰丰围绕国庆假期安全,组织了“国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从出行、居家到应急处理,内容全面且贴近生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是愉快度过假期的前提,切实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

(实习老师韦英娟开展“我的大学”主题班会)

(实习老师胡佳琦开展“高中和大学”主题班会)

(实习老师梁骅开展“保护远视储备量,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主题班会)

(实习老师王兰丰开展“国庆放假安全”主题班会)

教育实习已过大半,实习生们的教学与班级管理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实际授课、听课学习及指导老师反馈,他们熟练掌握备课、授课、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能根据学生学情调整教学方法,课堂驾驭与应变能力增强,从初登讲台的紧张不安变得从容自信,逐步具备了教师基本素养。同时,实习生对教师职业内涵有了更深理解。实习前,他们仅视教师为“传授知识” 者;实习后他们明白,教师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与陪伴者,需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为基础,用责任心、爱心与耐心影响学生,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好品格,真正践行“深耕教学,笃行班务,育人成才”。

上一条: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团委二课小组与实践部顺利举办25年二课综测知识讲座活动

下一条:【实践育人】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江滨社区清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