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鼓励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家乡,在实践历练中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今年七、八月份组织开展了“返家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广大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返回家乡、投身基层工作,以青春书写志愿服务与奉献的动人篇章,充分展现了地理学院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与时代担当。
24地科类三班张睿 实践单位:乡村小学
实践内容
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协助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协助管理学生纪律,在课间看护学生,组织学生进出学校,带领学生打扫校园卫生,协助班级文艺汇演开展。
(志愿者为小学生们授课)
体会感悟
我选择了暑假回到家乡参加支教活动。虽然天气持续炎热,但是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天真可爱的脸庞,感觉自己也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相比于第一次支教,这次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上课没有那么紧张了,备课也更加自如了。在给孩子们上课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把这些知识教授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学习,我想我真的理解到教育的意义了!
24地科类四班 何欣怡 实践单位:市志愿中心
何欣怡同学参加了岑溪市“返家乡”社会实践志愿活动。主要是参与当地美化环境、稀土防盗巡查等日常巡检,检查工地施工保护设施情况,宅基地测量,地质灾害点的确定,地质灾害宣传,办公室文件分类管理等内容。
(志愿者跟随工作人员出外勤)
在办公室窗口办公的时候,每一次看到群众因需求得到解决而绽放笑容,心里就暖暖的。外勤时,每一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上都有我们的身影,保护国家稀缺资源时我们一丝不苟,检查工地安全施工时我们不敢松懈,宅基地的测量我们精确分毫,在地质灾害风险区我们一家一户去告知,这些事还有很多。我始终被大家的热情所感动。
24地科类四班 黄雪婷 实践单位:市资助中心
黄雪婷同学在北流市资助服务中心参与助学贷款志愿工作,期间负责材料核验、政策答疑与流程引导的合同类工作,为每一个申请贷款的学生提供帮助。
(志愿者在进行助学贷款合同签订工作)
志愿者们每天既要确保助学贷款申请环节高效合规,又要和前来办理的学生家长耐心沟通、答疑解惑。我既锻炼了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也共情到学子对学业的渴望,见证助学金助力各位像我一样的大学生们完成梦想。
24地科类九班 李妙玲 实践单位:献血站
李妙玲同学在血浆站进行志愿实践,日常对积极无偿献血的居民进行信息登记、体检项目,同时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血浆采集,确保每一步都进行得细致无误。
(志愿者在进行采血准备工作)
看着医护人员反复核对信息,轻声安抚紧张的献血浆者,那份专业与耐心,让冰冷的医疗器械有了温度,我明白每一份血浆都承载着生命的希望。与献血浆者交流后,我被他们的爱心打动。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让我懂得平凡人也能为社会贡献力量。这次实践也让我明白,公益不分大小,点滴善举终能汇聚成暖流。
24地科类三班 卢路瑶 实践单位:县残联
卢路瑶同学于鹿赛县残疾人联合会参与“文化共享·爱心同行”2025年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暨第十六次全国“肢残人活动日”志愿服务工作。在活动中,她积极协助开展多项趣味文化活动,深入了解了社区残障人士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了与残疾人群体之间的联系,为营造扶残助残社会氛围做出自己的贡献。
(志愿者为残障人士开展趣味活动)
通过本次实践我对“社会公平”有了更深的思考。在整理残疾人就业数据时,我发现尽管有政策扶持,残疾人的就业率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部分企业甚至以“不便管理”为由拒绝接纳残疾人。这让我意识到,残疾人事业的推进不仅需要政策的“硬支撑”,更需要社会观念的“软环境”。残联的工作,不仅是在帮助残疾人个体,更是在推动整个社会消除偏见、接纳差异,这本身就是在守护文明社会的底线。
24地科类二班 马燕妃 实践单位:社区学堂
实践工作
马燕妃同学参加“返家乡”暑托班的实践,在三宣堂社区组织开展“快乐暑假、社区相伴”志愿服务活动。给家乡的孩子们科普知识,充实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志愿者给社区儿童授课)
在“返家乡”暑托班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与责任的体现。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天马行空的问题,我学会了耐心倾听、灵活引导,也感受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温暖前行。
24地科类二班马燕妃 实践单位:禁毒宣传处
马燕妃同学作为志愿者,参与共青团钦南区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开展的钦南区“护航青春、禁毒先行”主题教育暨“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强化禁毒意识,投身禁毒宣传。
(志愿者在宣传大厅进行宣誓)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家乡“暑托班”的志愿活动,与此同时我还参加了“护航青春 禁毒先行”主题教育暨“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禁毒意识,还进一步了解到应该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切实感受了水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志愿者们组织开展汇报演出)
(志愿者在办公室向老师学习工作内容)
(志愿者在社区进行宣讲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磨炼意志、培养品格的有效方式,对于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身处何地,地理学子始终以各自的方式,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卢远副校长到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一条: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本科生地信党支部开展2025年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