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习实践的要求,2024年11月,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组织地质地貌综合地理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在莫海明、曾长育、赵迎冬、梁浩原、马雄忠、卢炳雄六位资深教师的带领下,2023级地理科学专业2班、3班、4班和5班共计254名本科生前往东兴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展开实践学习。
为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2024年11月1日晚上,在武鸣校区二号教学楼109教室隆重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会上,赵迎冬老师详细阐述了实习的具体安排,包括出发时间、乘车方案、实习地点、行程规划,并介绍了实习手册的使用方法以及课程期望达成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曾长育老师则对实习期间的安全事项进行了补充说明和重点强调。
(动员大会现场)
1.东兴市区
11月2日上午,实习队伍来到东兴口岸,这座位于北仑河与越南哥龙河交汇处的边境城市,是中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在这里,每年近百万吨的货物进出口,300万人次的出入境,不仅彰显了其繁忙的商贸活动,更凸显了独特的人文风情。
漫步东兴口岸,浓厚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越南的商品琳琅满目,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忙碌的商贩和游客。大清国五号界碑静静伫立,见证了百年历史的风云变幻,成为中越两国友好往来的象征。顺着界碑往下,大部队来到大清国一号界碑跟前。在老师们的讲解下,学生们了解了民族英雄李受彤知县收复边境、跋山涉水立界碑的历史事迹,极大程度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
(赵迎冬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大清国一号界碑图)
(学生们在东兴市区合影留念)
2.北仑河口
11月2日上午,实习队伍来到北仑河口。北仑河口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起点。这里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海岸区域,其丰富多样的地貌特征为地理地质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习场所。同学们对北仑河口的海岸地貌进行了考察,分析北仑河口的海岸地貌类型以及特征。通过北仑河口区低潮带到高潮带的观察,同学们发现滩面物质组成由细砂到细粉砂、淤泥的形态和特征,并分析了海浪、潮汐等海洋动力对海岸地貌的影响、以及海岸地貌的演变趋势。
(实习队伍在北仑河口的山海相连地标广场)
3.万尾金滩
11月3日下午,实习队伍开启了对万尾金滩的考察之旅,这里属于砂质海岸地貌,位于京族三岛中万尾岛的南边,与越南近海隔海相望。同学们发现,此地的地质地貌极具特色。当地岩石多为第四纪的灰白色、褐黄色砂砾岩,这些砂砾岩为金色沙滩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源泉。京族三岛原本是被浅海沟相互分割的独立海岛,建国后的多次筑堤围垦,让它们与江平滨海平原连为一体,成为三面临海的连陆岛。这一系列人类活动改变了近岸水动力,再加上当地盛行东南风,致使南边海岸不断遭受侵蚀,沉积物逐渐向西边岛屿转移。他们了解到,金滩沙嘴的形成是海浪搬运泥沙至海峡尖端沉积,然后通过沿岸流和沿岸漂移的堆积作用共同造就的。这次考察让同学们对砂质海岸地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习队伍在万尾金滩)
4.红树林湿地
11月3日,全体同学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到红树林湿地观察学习。曾长育老师生动地讲解了红树林的生长繁殖过程,以及其独特的生存环境。红树林在高盐度、缺氧、贫瘠的海陆交接处,每天潮涨潮落还要遭受海水侵蚀、海浪侵袭。红树林的根系有着特殊的"半透膜"体系能够过滤海水盐分,并从中吸收淡水。此外,它还通过叶片的分泌腺体将含盐体液排出体外,水分蒸发后,叶片上会析出白色盐晶,这就是红树林"泌盐"的本领。全体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认真观察了红树林湿地,受益匪浅。
(师生在红树林湿地大合影)
5.月亮湾
11月3日上午,师生共同来到广西防城港月亮湾,在教师的细致讲解和学生的实地观察中,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展开了深度剖析。学生们了解到月亮湾作为防城港最大渡口的独特地位,并讨论研究月亮湾能成为重要渡口的自然因素及其在防城港航运交通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学生们还对月亮湾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有了一定认识,并且深刻理解了这个渡口对于防城港经济发展和区域交流的重大意义。此次现场观察学习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将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进一步探索影响防城港发展的各种要素。
(防城港月亮湾港口)
6.怪石滩
11月3日上午,实习队伍到达位于江山半岛灯架岭前的怪石滩。怪石滩是海浪常年冲刷岩石而成的海蚀地貌。当地岩石多为侏罗纪时期黄褐色的长石砂岩、浅灰色的砂岩和紫红色的粉砂岩。同学们在目睹了石滩的石头之“怪”后,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开始对该地的地貌类型以及地貌成因进行思考和考察。怪石滩受到板块运动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密集的多方向节理,此后水沿着岩石的节理面与层面进行侵蚀,故此形成海蚀地貌。同学们通过观察岩石,发现怪石滩常年经受海水的冲蚀、磨蚀作用以及盐风化等作用。同时,同学们在怪石滩上也观察到了海蚀崖和海蚀平台这两种海蚀地貌。前者是海蚀穴被拍岸浪不断冲蚀扩大,使凹槽以上的岩石悬空,之后岩石崩坠,促使海岸步步后退而形成的悬崖状海岸。后者是海蚀崖继续受海蚀作用不断后退,结果在崖前出现的平台状地形。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手机自带的指南针和水平仪顺利测量了岩层产状。
(实习队伍在怪石滩)
7.龙马明珠广场
11月4日上午,师生共同抵达龙马明珠广场。通过教师对当地独特的海岸地貌的详细讲解与学生的现场对典型背斜构造的观察,同学们对防城港港口的自然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观察活动中,学生们结合该地区特有的背斜构造、海岸线上的垂直节理岩石以及防城河的河流侵蚀作用等多种自然地理因素,推断出该地区港口区域的地质演变过程:龙马明珠广场原本是一个背斜构造,岩石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受到防城河深切侵蚀的影响,随后海水的逆流作用导致了石质海岸地貌的形成。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分析了防城港市主要货运区位于西侧的成因,随后学生们认识到,由于西部地区具有石质海岸地貌、适宜的水深且无需疏浚,因此成为建设港口的理想地点。通过此次观察,学生们能够将自然条件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今后分析探讨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等方面提供了思路和见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地理学子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龙马明珠广场标志地标)
(远观垂直节理发育的海岸地貌)
8.平陆运河
11月4日下午,师生来到了平陆运河途径钦州地点的工程修建区,平陆运河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一条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该运河始于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千米。平陆运河在修建过程中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使道路多为“直来直往”,使水上交通、货运往来更加便捷,解决了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直接通航入海的问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平陆运河局平面部影像)
结语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亲身参与实地考察,亲眼目睹了各种地质现象,深刻学习了各种地质作用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此次野外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地质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期待学生们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未来的地质研究和实践中,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3级地科二班成功开展入党积极分子推优大会
下一条:玉成天上景,门迎天下客——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展玉林野外联合实习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