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探索康养型村庄规划整治情况,南宁师范大学“‘服’至巴马,‘青’系瑶乡”实践团于2024年7月6日来到广西巴马县甲篆镇坡月村进行实地调研。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我来广西求学三年里第一次踏足河池。随着不断探索新的县域风光,我也更加认同“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的说法。
巴马,未见其景先闻其名。作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依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每年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和“候鸟”人群前来游玩或度假休养,康养名气之大,一时无两。甲篆镇是巴马长寿现象的最佳代表地之一,而坡月村又是疗养润人的绝佳去处。我们乘坐的大巴沿着盘阳河溯流而上,沿途高山绵延,奇峰俊峦,千姿百态。汽车在弯曲的公路上行进,两侧河溪相织,风光旖旎,将我们带入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中,令人心旷神怡。
景为人提神,人为景添彩。由当代书法家岳方顺手书的大“寿”字书刻在巴盘屯的山上,红色的“寿”与山水相呼映衬,给青山绿水注入人文的厚重感,我们不由得驻足此地。红字青山脚下是独具特色的住宅,一改乡村矮房素墙,呈现高楼连排、色彩纷呈之状。因正值雨季,盘阳河湍急而下,势如破竹,溅起层层水花,它猛烈的冲刷着河床,卷走了一切阻碍,展示着它无尽的生命力。小桥流水人家,此时多了一份汹涌之感。排房对岸,山水之间是人工种植的连片的荡漾着清新气息的夏荷,那绿意盎然的荷叶和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像是大自然的调色板,让人眼前一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的《苏幕遮 燎沉香》在此刻成为具象,故乡虽遥,能在此进行暑期志愿服务,也实在无遗憾。
经过三小时的跋涉我们最终来到坡月村,一下车,村长和党支部书记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坡月村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坡月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远离城市的喧嚣,并且四季分明、适宜居住。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而且还能沉淀自我,寻求内心的安宁。书记谈到,坡月村在旅居高峰时有约4万“候鸟”人群旅居此地,而本村常住户籍人口才不过三千余人,相差十倍有余。坡月村凭借独特的环境,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是河池地区脱贫致富典型村,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大量人口的涌入,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暴露当地承载能力的短板,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污染等问题给乡村治理和社会服务带来挑战。“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今年4月,巴马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坡月片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通过扩建停车场、新建百么新市场、整治违规占道等有力举措,坡月村逐步实现从“乱”到“治”,成为4万名旅居“候鸟人”留念的家园。在调研中有不少来自东北地区的同胞,有位旅居两年爷爷就告诉我们,坡月水好空气好,随着居住地的整改,居住体验也越来越好。
在坡月村,有着被称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百魔”在壮语中是有泉口的意思,百魔洞中的山泉也是当地人最重要的饮用水,好水,正来源于此。巴马山泉富含钙、镁、钠、钾、锶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有利。卖水,也成了巴马的知名产业。我期待的买了一瓶浅尝,果真与众不同。它不似纯净水那般口感纯软,似凉白开之感,却又多一份清冽甘甜。百魔洞洞厅宽大,具备多种喀斯特溶洞微地貌景观,洞道逶迤曲折,“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洞相通”是其显著特点。洞中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七万个,是吸氧的绝佳去处。洞中设立高地磁体验区,游人交织如潮,康养人士在洞壁旁或坐、或立、或倚、或躺,沉浸在大自然的馈赠中,仿佛忘记了时间。继续深入溶洞,突然植被茂密,豁然开朗,竟到一处巨大的天坑底部,真是别有洞天,一如世外桃源之感。
作为地理学专业学生,出游调研对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风光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与探索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一步一脚印中,我们的地理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一如王羲之所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经历却可历久弥坚,人的成长正来源于经历。百魔洞洞口处在洞壁上投影了一句话,取自万行法师的“背对过去,面向未来,活在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也还没有到来,我们能把握的就是当下。当下,我爬了坡月的山,喝了坡月的水,吃了坡月的饭,看了坡月的云,呼吸了坡月的空气,所遇即所得,拥有了最美好的体验。我也将珍惜在巴马的时间,借着“三下乡”这个机会,用心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通讯员 曾梓桓)
上一条: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服’至巴马,‘青’系瑶乡”实践团顺利开展调研活动
下一条: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顺利举办“社会责任感教育”主题清扫教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