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野外实习如何融入家国情怀、世界视野和理想信念等课程思政内容?能否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近,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做了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实践。
为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并积极探索地理学“田野思政”特色课程思政模式,经过梁浩原、秦年秀、韦晨、童凯和赵迎冬老师的精心策划,重新规划设计了《气象与气候学》和《水文学》两门课程的野外实习线路2021年5月底、6月初,在党支部书记曾长育和上述老师的带领下,2019级陶行知实验班、自然地理班、地理科学1-3班和学科教学研究生合计207名学生,分两批奔赴桂林市兴安县,参观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灵渠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了一次历史文化和湘江战役精神的教育。
兴安灵渠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以史鉴今,师生在先贤们当年修建和疏浚灵渠的伟大功绩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专业知识探索灵渠修建原理与综合功能价值,用生态系统的专业眼光去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纪念馆讲解员向大家详细讲解湘江战役的战略转移背景、突破湘江过程和战斗结果、伟大转折和战争评价。1934年冬天的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经历的“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战,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大战役。“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在桂北大地广为流传。
在实习汇报会中,师生纷纷表示一定要积极汲取历代先贤工程智慧和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以持续积累的奋斗之力,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科学习,为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是一次专业实习与课程思政、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有益探索,既完成了专业知识传授的任务,又达到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
教工和学生在铧嘴和天平连接处和沙盘边热烈讨论灵渠的建设智慧,畅聊工程选址所蕴含的地理问题,惊叹铧嘴分水、天平泄水和南北渠工程设计之巧妙(供图:梁浩原、曾长育)
小组探究,开启地理课程思政探究任务模式(供图:19陶班第一小组)
纪念馆讲解员向大家详细讲解湘江战役的战役背景、战役过程、战斗结果和战争评价(供图:梁浩原)
看地图说历史:张韵渝同学手绘湘江战役形势图
地理学院第一党支部部分教师合影
上一条:【党史学习】地理学院20研党支部“延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党史教育
下一条:【党史学习】地理学院20研党支部顺利开展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题党史教育